摘要:燕之屋產品營養價值是否與高昂的價格相匹配,一直是外界爭論的焦點。
記者丨張飛濤
實習生丨程睿
出品丨鰲頭財經
頭頂“燕窩第一股”,燕之屋的業績或已到了“分水嶺”。
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01497.HK)實現收入10.59億元,同比增長11.36%;凈利潤5808萬元,同比下降42.54%。
更重要的是,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門店數量整體凈減少3家,線下規模增長遇拐點。
在線上,近段時間來,燕之屋投訴事件頻發,甚至被打上了“店大欺客”的標簽。
最重要是的,燕之屋產品營養價值是否與高昂的價格相匹配,一直是外界爭論的焦點。
“保價”不是真保價 “抽獎”不是真抽獎
燕之屋官網顯示,公司自稱27年專注高品質燕窩,以匠心精神和創新工藝,推動燕窩行業的進步與發展。
2023年12月12日,燕之屋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據北京中研世紀(EMRC)統計,2016年至2023年,燕之屋高端燕窩連續8年全國銷售第一(燕之屋在2016-2023年中國境內包裝燕窩行業連續8年高端燕窩銷售額全國第一。
燕之屋是否真正推動燕窩行業進步尚不可知,但被投訴“店大欺客”卻是事實。
近日,消費者報道發布了題為《燕之屋被質疑店大欺客,拒絕履約遭消費者投訴》的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
報道顯示,廣西消費者小雯(化名)爆料稱,2024年12月7日,她在燕之屋官方旗艦店購買了100g裝四星干燕窩。兩天后,她發現該款燕窩降價200多元。
隨后,小雯就降價問題聯系了客服,對方表示店鋪提供15天保價服務,若訂單在15天內,提交與原訂單一致的新訂單截圖,客服核實后可退還差價。
大眾理解的“保價”,一般是指在規定時間內,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價格超過了此后的售價,商家應直接退還差價。
然而,燕之屋的做法卻有悖常理。
小雯介紹說,她按客服提示提交新訂單截圖后,對方卻不承認兩筆訂單實付款截圖,并稱“后臺信息顯示,兩筆訂單的差價僅為40多元,小雯之所以看到兩筆訂單的差價較大,是因為平臺優惠,并修改了她申請的差價補償金額。
交涉未果,小雯申請電商平臺客服介入處理,但燕之屋商家堅稱差價只有40多元,而非小雯截圖所示的200多元。
實際上,燕之屋類似差價問題從2020年開始就引起投訴不斷。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曾向媒體表示:“如果投訴內容屬實,那此次的差價問題有點嚴重。在同一平臺購買的同款產品,前后出現大額差價,這對消費者本人的購物體驗也會大打折扣。商家及平臺都應更加注意,對消費者負起責任,承諾價保補全差價,否則這對于燕之屋而言,公信力將會受到較大的折損,面臨一定的客戶流失風險。”
燕之屋的“保價”并不能真正保價,“抽獎”也不是真的抽獎。
2024年10月28日,小妍(化名)在燕之屋官方旗艦店直播間的“下單抽免單”活動中中獎,截屏后找客服兌現,對方卻稱活動是隨單免單,即滿2個訂單才可以減免其中的1個訂單,因此只有1個訂單的清妍不符合兌現條件。
面對這一答復,小妍表示,“主播在直播時說只要下單就可以參加抽獎,并沒有說要隨單。”
小妍表示,如果主播一開始就告知需要隨單才能參與抽獎,她就不會費這個精力去操作了。
在黑貓平臺上,類似小妍這樣中獎后無法兌獎的情況并不少見。
2024年10月31日,一位消費者的投訴金額達1478元,該消費者表示,在淘寶平臺參加燕之屋抽獎,中了禮品免單,事后燕之屋不承認,稱中獎無效。
營養價值爭論不休,廣告費激增利潤降逾42%
最受大眾關注的還是燕之屋的質量問題,這甚至可以追溯到10多年前。
2011年,“毒血燕”事件發生。彼時報道顯示,北京的霍女士在銷售人員的大力推薦下,在北京富澤百川燕窩商行青年路店購買了“燕之屋”特級血燕。但在食用后,她出現發燒、頭痛、惡心等不適癥狀。之后,該產品被送檢發現,亞硝酸鹽含量2371毫克/千克,超出國家最高強制性標準33倍。
2011年8月,浙江省工商部門對血燕經銷商進行抽檢,結果顯示,包括絲燕之屋在內的11批次的血燕產品檢出的亞硝酸鹽含量最高均超過10000毫克/千克。
央視報道稱,為了獲取更高利潤,商家制造了血燕的噱頭,聲稱血色燕窩是由于雨燕“嘔心瀝血”而成,價格一度被炒到萬元每兩。
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在巨額利潤的驅使下,不法商家通過燕糞熏蒸燕窩、或者加入蘇丹紅等染色劑制作血燕。
由此來看,燕之屋不僅沒有推動燕窩行業的進步與發展,還對行業發展造成傷害。
燕窩的營養價值備受質疑。
熟悉燕窩的人都知道,其味道寡淡,算不上一道美味佳肴,但因“物以稀為貴”,所以向來被看作是奢侈品,而維系市場地位的無疑是“營養”。
有專家學者認為,燕窩的營養價值不如雞蛋和牛奶,吃燕窩不如吃銀耳,是妥妥的“智商稅”。
燕之屋也表示,燕窩是一種在中國已有數百年食用歷史的珍稀食材,對于食用燕窩的消費者來說,食用燕窩產品更多的是一種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并非將其當作包治百病的“藥品”。
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銷售及經銷費用分別為3.18億元、3.99億元、5.04億元、5.63億元和3.65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24.4%、26.5%、29.1%、28.7%和34.5%。
綜合來看,燕之屋銷售及經銷費用逐年增長,4年半時間合計超過21億元。
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持續加大營銷力度,例如在2024年1月及5月分別宣布了鞏俐、王一博成為品牌的新代言人。
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3年,燕之屋收入分別為15.07億元、17.3億元和19.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2%、14.79%和13.54%;凈利潤分別為1.72億元、2.06億元和2.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65%、19.45%和2.77%,公司收入和利潤增速呈現逐年下滑趨勢。
2024年上半年,燕之屋實現收入10.59億元,同比增長11.36%;凈利潤5808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1.01億元下滑了42.54%。
對于利潤下滑,燕之屋表示,主要歸因于集團廣告費用的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6月30日,燕之屋全國市場門店總數為740家,其中經銷商門店641家,自營門店99家。
截至2023年底,燕之屋共有96家自營門店與647家經銷商門店,門店總數共計743家。
半年間,燕之屋門店數量減少3家,線下規模增長遇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