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端科技領域,培育鉆石的應用潛力巨大,尤其是在散熱技術和量子計算領域。
12月23日,培育鉆石概念逆勢拉升。截至收盤,力量鉆石(301071.SZ)漲20.01%,四方達(300179.SZ)漲19.10%,黃河旋風(600172.SH)漲9.98%。
消息面上,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與南方科技大學等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能夠批量生產大尺寸超光滑柔性金剛石薄膜的制備方法。與此同時,鄭州培育鉆石國際交易中心揭牌成立,標志河南省培育鉆石產業布局邁出關鍵步伐。
應用范圍持續拓展
培育鉆石被稱為“人造鉆石”,也是人造金剛石中的寶石級大單晶。由于培育鉆石在物理特性、化學屬性以及晶體結構上與天然鉆石基本相同,但其價格僅為天然鉆石的十分之一。由于其環境友好和成本優勢,培育鉆石逐漸被消費者接受。
近年來,培育鉆石市場份額快速增長,對天然鉆石供應商形成不小的壓力。根據機構預測,2024年全球珠寶市場中,培育鉆石的銷售額有望達到1800億美元,其市場份額預計將超過20%。
培育鉆石集許多優異性能于一身,不僅僅用在首飾上。除了超硬特性之外,它還具有最高的熱傳導率、優良的光學性能等。通過人工培育的大單晶鉆石來降低成本,就可以在高新技術上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華安證券表示,在高端科技領域,培育鉆石的應用潛力巨大,尤其是在散熱技術和量子計算領域。金剛石具有超強硬度、耐高溫、優良的熱導率和電子遷移率,成為新型半導體材料,廣泛應用于高功率、高頻率電子設備的散熱中。
中信證券也指出,培育鉆石在芯片襯底、熱沉、電子封裝、光學窗口等領域的應用潛力有望帶給行業新的活力,看好遠期需求。
我國具有領先優勢
目前,我國在金剛石領域具有全球領先的原材料產能和成本優勢。僅去年金剛石及其相關材料產量就達到20億克拉,其中寶石級金剛石產量突破1200萬克拉,總量約占全球總產能的60%。
同時,我國還有一批優質的原材料生產技術研發工廠、技術全球領先的金剛石生產設備制造商、金剛石材料生產商,比如四方達、中南鉆石、力量鉆石、黃河旋風等。
其中,力量鉆石與合作伙伴正在研究半導體散熱功能性金剛石材料的開發和應用,該公司已提前布局金剛石新應用領域,有望創造新的增長點。
黃河旋風生產的超硬材料及制品可應用于國防軍工、航空航天、機械、電子、汽車精密制造等多個領域。
中兵紅箭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開發出適用于高校研究院所進行金剛石半導體器件研究的襯底材料。
產業鏈亟待完善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在培育鉆石的上游占據一定優勢,但整個產業鏈條并不完善,接下來完善產業鏈將是“頭等大事”。
培育鉆石行業產業鏈上游為毛坯鉆石生產,是整體產業鏈中毛利率較高的環節,河南省貢獻了中國培育鉆石一半以上的產能,也誕生了前文提到的力量鉆石、黃河旋風、中兵紅箭等企業。
產業鏈中游為毛坯加工、貿易和設計,中游利潤率較低,切割、拋光等加工環節集中在印度,印度進口了世界80%以上的毛坯鉆石,在蘇拉特形成了鉆石珠寶加工產業集群,毛坯鉆石經過切割加工后,被銷往全球各地。
零售商位于培育鉆石行業產業鏈的下游。美國是鉆石消費大國,每年鉆石珠寶市場銷售額可達400億美元。
在整個產業鏈上,我國仍有很長的道路要走,切磨、加工等環節還略顯薄弱。業內人士表示,培育鉆石現在在國內還是一個“沉睡的市場”,從原石到裸鉆,再到成品鉆,價格大約乘以5倍至10倍。未來要努力完成三個轉變:一是從制造和出口原石,向出口裸鉆和成品鉆轉變;二是從價值鏈低端,即從合成原石、賣原材料,通過延鏈、補鏈、強鏈走向價值鏈高端;三是從出口為主向內外雙循環、以內銷為主的轉變。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目前正在集中力量攻關金剛石在熱血學電血學等方面的應用開發,突破金剛石發展的“天花板”。同時,圍繞金剛石在航空航天、新一代半導體、超大功率器件等尖端技術領域的應用加快布局,讓超硬材料擁有更多“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