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育率的下降造成“少子化”,則被認為是老齡化的“加速器”。隨著第二、三輪嬰兒潮人口逐漸進入老齡,疊加少子化趨勢持續的影響,老齡化速度將加快。
近期,國家衛健委公布了一組數據。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養老呈現“9073”格局,有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老年人社區養老,3%老年人“高端康養”。據統計,2024年中國智慧養老市場規模將達到6.8萬億。
12月11日,A股養老板塊有所拉升,益民集團、上實發展、普邦股份10CMA漲停,達實智能上漲7.58%,穩健醫療上漲8.63%,啟迪藥業、香江控股、華陽智能、天宸股份等個股跟漲。
老齡化成熱門話題
“人口老齡化”一直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熱門話題。
隨著年輕人生育觀念的變化,對人生的追求不再是簡單的結婚生子,追求自我,只服務于自我的觀念更加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心境。疊加經濟大環境的日益嚴苛,部分人無法承擔結婚生子所帶來的附加消費,我國的生育率逐年降低,人口負增長趨勢明顯。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出生人口為902萬人,出生率為6.3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總和生育率約為1.0,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倒數第二,僅比韓國略高。
生育率的下降造成“少子化”,則被認為是老齡化的“加速器”。隨著第二、三輪嬰兒潮人口逐漸進入老齡,疊加少子化趨勢持續的影響,老齡化速度將加快。
從老齡化程度看,200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過7%、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2021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開始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22年、2023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別為14.9%、15.4%。
國際對比看,2022年全球老齡化程度約9.8%,其中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經濟體分別為19.2%和12.2%,中國老齡化程度超過中高收入經濟體,緊追高收入經濟體。
根據育媧人口《中國人口預測報告2023》,預計中國在2030年左右進入占比超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之后持續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約37.4%,企穩一段后將再度上升至2080年及之后的46%左右,屆時中國8億總人口中近一半是老年人。
智慧養老成為產業“藍海”
老齡化是無奈,但隨著老年人的不斷增加,養老產業卻成為朝陽產業,吸引資本爭相布局,尤其是在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服務及醫療結合養老等領域。
近年來,“銀發經濟”多次被提及,老年人的旅游,老年人的娛樂,老年人的吃住行滲透在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根據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銀發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預計,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19萬億元,屆時將占總消費比重約為28%,占GDP比重為9.6%。
今年8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這里的銀發經濟不僅包括“老年階段的老齡經濟”,還有“未老階段的備老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除了老年生活用品、康復器具、適老化改造等基礎養老服務,還包括守護生命健康和幸福的各類綜合性產品,比如智慧養老產品、老年旅游產品。
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智慧養老賽道被越來越多人看好。
據悉,智慧養老涉及方向較多,包括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智慧養老智能終端設備(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設備、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
包括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建立養老服務平臺,通過對老年人服務需求信息的感知、傳送、發布和對服務資源的整合共享,將醫療服務、運營商、服務商、個人、家庭連接起來。
智能養老設備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背心、智能鞋、智能門磁感應器、智能煙感報警器、智能SOS報警器、血壓計、血糖儀、額溫槍、體脂秤、心電儀、血氧儀等。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關于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等,明確強調要培育智慧健康養老等產業。
國內也有多個企業與養老機構合作,布局養老業務線。如,益民集團自今年與投資者互動時表示,公司已與第三方專業養老服務機構合作的福薈頤養院和益福薈頤養院為專業特色養老服務機構,共計擁有182張床位。
作為布局華東華北地區的房地產開發商,上實發展參股崇明東灘養老地產項目。該項目一期整體建筑面積約28萬平方米,包含總建筑面積約11.5萬平方米的持續護理退休社區(CCRC)項目和總建筑面積約16.5萬平方米的活力長者社區(AA)項目兩部分。
普邦股份已與泰康人壽進行養老園林的項目合作,參與完成了燕園、粵園、蜀園養老項目的建設。目前,公司正與泰康人壽洽談養老園林的運營維護服務。
穩健醫療專注于適老化產品的開發,以滿足老年人對醫療器械和日常護理用品的需求。例如,多種便于老年人使用的醫療器械,以及針對老年人肌膚特點和需求設計的日常護理用品。穩健醫療創立了全新的醫護級成人失禁護理品牌“輕膚理”,專注于家庭失禁護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