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控成功躋身為國寶人壽第一大股東,國資話語權提升。
文/每日財報 栗佳
在今年6月底,作為四川首家全國性法人保險機構的國寶人壽宣告公司第一大股東四川發展擬將持有的29993.4萬股股份(占總股份的15.148%)無償劃轉予四川金控,時隔兩個多月,該股權變更事項終于“靴子落地”。
9月1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公開信息顯示,監管同意四川發展將其持有的關于國寶人壽29993.4萬股股份劃轉給四川金控。劃轉完成后,國寶人壽第一、第二大股東發生對調,四川金控持有國寶人壽的股份比例將從原有的18.182%升至33.33%,成為國寶人壽第一大股東;而四川發展所持股份比例將從此前的30.303%降至15.155%,從第一大股東位置退居第二位。
在第一、二大股東對調席位已塵埃落定之際,《每日財報》還注意到,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上海夢澄運合持有的國寶人壽5500萬股股權于7月27日被四川舉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競得,成交價為6435萬元,該筆股權占國寶人壽總股本的2.78%。
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夢澄運合是國寶人壽的創始股東之一,目前持股占比為10.227%,為國寶人壽并列第三大股東。也就是說,隨著前述股權拍賣順利引入了單一新股東---四川舉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夢澄運合將以7.447%的持股比例正式退至國寶人壽第七大股東位置。
而如果此次拍賣交易最終獲得成交裁定,以及轉股成功獲得監管批準,那么四川舉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將憑借從上海夢澄運合取得國寶人壽的2.78%股權,或順利成為國寶人壽的第九大股東。
可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里,國寶人壽正經歷著一場股權“大洗牌”,這無論是對國寶人壽接下來高管人事變更,還是經營業績發展,亦或是公司戰略推進,可謂影響深遠。
第一、二大股東順位對調 國資話語權進一步加強
事實上,近年來國寶人壽股權一直都沒有穩定過,幾乎每年都有些變化,而透過現象窺本質,在一系列股權結構變化事件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國資話語權不斷加強。
先是在2022年7月29日,四川川商發展將其持有的國寶人壽12%股份轉讓給了四川金控,轉讓后四川金控持股比例增至12%,而四川川商發展則不再持有國寶人壽任何股份。這一股權轉讓,標志著公司控制權的重新分配,是國寶人壽國資股東在優化調整中的重要策略性舉措。
隨后進入到2023年,由于國寶人壽償付能力告急,在省國資支持下,5月18日,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批準,該公司注冊資本從15億增加至19.8億,資本實力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而這一增資是由四川發展和四川金控為一致行動人所發起的,其中,四川發展認購新增注冊資本3億元,四川金控認購新增注冊資本1.8億元。
2023年9月12日,國寶人壽正式完成注冊資本變更,四川金控持股比例由12%再邁向新臺階,增長至18.182%,升級為戰略類股東,四川發展持股則由20%上升至30.303%。進一步鞏固了國資在公司中的主導地位,映射出保險市場與國有資本深度融合的趨勢。
再結合此次四川發展將其持有的部分股權劃轉給四川金控來看,雖然兩者在股東席位上進行了對調,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多次股權變更,國寶人壽省國資的總體持股比例依舊保持不變,算上第三大國資股東成都先進制造產業投資所持有的10.227%股份,截至目前,國有法人股占國寶人壽總股本的58.712%。
從股權結構來看,四川金控的股東為四川省財政廳及四川發展,而四川發展背后股東是四川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資料顯示,四川金控成立于2017年,注冊資本300億元,是四川省內唯一的省屬國有金融資本控股及運營平臺,也是四川省打造金融控股、產業投資引領、企業改革發展三位一體國有資本運營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重要性強。截至2023年末,四川金控資產總額約2萬億元、凈資產達5294億元。
目前,四川金控業務范圍已經覆蓋銀行、基金、投資管理等多領域,旗下直接控股或間接控股的不乏有像四川銀行、四川發展融資租賃、天府信用、四川金控數字、四川發展資產等這些實力強勁的明星企業。
如今,隨著四川金控一步步拿下國寶人壽大部分股權,成功躋身為第一大股東,則能順勢填補其保險牌照的空白,標志著四川金控在金融版圖上的進一步擴張,將顯著提升自身在區域金融保險市場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彰顯其作為省級金融控股平臺的核心地位。
躍然紙上而清晰明了的意圖,我們也能夠從該公司未來戰略規劃中可見一斑。按照四川金控“十四五”計劃,到2025年末要建成以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和資管、增信、融資擔保等類金融機構協同發展、兩翼齊飛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成為中西部乃至全國金融行業有重要影響力的金控標桿。
四川舉業投資成功競得2.78%股份 或成為國寶人壽第九大股東
除了大股東變更,近期一筆國寶人壽的股權拍賣也引發了行業高度關注。7月26日,與成都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并列為第三大股東的上海夢澄運合,將所持有的國寶人壽5500萬股股權(占總股本的2.78%)進行拍賣,起拍價6435萬元。
資產評估機構對國寶人壽6000萬股股權在2023年12月31日的市場價值進行了評估,對應評估價值為7540.33萬元?;诖藖砜?,此次拍賣的5500萬股股權對應估值約為6912萬元,由此計算,此次拍賣價6435萬元約在估值上打了9.3折。
雖然此次拍賣公告并未透露股權拍賣原因,但《每日財報》通過檢索信息時發現,中金國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也就是上海夢澄運合前身,曾兩次將國寶人壽股權出質。一次是在2019年8月份,其出質股權數額達到了1.43億股,質權人是北京恒大偉業投資顧問有限責任公司。而最近一筆則是發生在2022年12月,出質股權數額為6000萬股,質權人為貴州天成廣告有限公司。
與此同時,上海夢澄運合目前共有4筆股權凍結,被執行標的均為國寶人壽股權。其中,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進行了兩次執行,凍結股權數額分別為2502.85萬元、3558.37萬元;河南省尉氏縣人民法院凍結6000萬元;四川省自貢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1050萬元。此次所拍賣的,即是被河南省尉氏縣人民法院凍結股權中的5500萬股。
在該筆股權拍賣公告發布之時,業內并不看好,認為要順利找到合適接盤方并非易事,這是因為此前國寶人壽的股權被股東們頻繁拿出拍賣而最終不得不以流拍收場,已經成為常態,此次出售同樣不容樂觀。
這樣的擔憂也有事實可循,僅2023年,國寶人壽就遭遇了三次股權拍賣無人出價而流拍的尷尬局面。
2023年10月,國寶人壽第七大股東四川雄飛集團所持有的全部1.5億股國寶人壽股權因無人出價流拍。在此之前,國寶人壽第六大股東重慶金陽房地產分別于2023年7月、9月連續兩次拍賣所持1.8億股全部股權,但兩次均以流拍告終。
然而,讓業內頗感意外的是,此次上海夢澄運合公開出售的國寶人壽5500萬股股權在拍賣的第二天里,就迅速迎來了“白衣騎士”。
根據網絡拍賣競價結果,四川舉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通過競買號W1860于2024/07/27 10:00:00在尉氏縣人民法院于阿里拍賣平臺開展的“被執行人持有的國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5500萬股權”項目公開競價中,以最高應價6435萬元勝出。
資料顯示,四川舉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2億元,主營項目為銷售煤炭、項目投資、商品批發與零售等。透過股權穿透,其背后的控股股東則為成都市智飛訊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四川舉業投資99.85%股權,而最終的實際控制人和受益所有人為榮本耀。
而進一步檢索信息我們發現,榮本耀個人金融投資版圖非常廣闊,涵蓋了基金、資產管理等多個領域,不僅是包括成都旗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旗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都新創旗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在內7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且還擔任了成都旗云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9家公司股東。
可以看到,榮本耀在金融領域上的投資布局并沒有涉及到保險行業,而此次“借手”旗下控股企業成功取得上海夢澄運合囊中的國寶人壽5500萬股股權,想必也是榮本耀為在保險市場開疆拓土而下的一步棋子,未來其是否會再次通過競買的方式,一步步擴大對國寶人壽的持股比例,從而躋身至國寶人壽股東更為前列的位置,依然值得我們觀望。
成立六年虧損超7億 今年中報業績卻可圈可點
再將目光聚焦到國寶人壽經營業績層面上,實際上,股東股權結構不穩且部分股權遭凍結和質押,而這部分股權又在拍賣市場上頻繁流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寶人壽經營壓力加大下,影響到了其股權在市場上遇冷,吸引力不足。
走過六度春秋的國寶人壽,除2021年略有盈利外,其他年度均處于虧損狀態。數據顯示,2018年-2023年,國寶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3.28億元、10.16億元、19.25億元、26.58億元、14.2億元、24.04億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69億元、-0.26億元、-1.13億元、0.16億元元、-3.53億元、-1.86億元。
但好在今年上半年,國寶人壽業績扭轉了頹勢,增收又增利,實現保險業務收入29.5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31.63%;凈利潤則由去年同期虧損0.97億元轉為盈利0.12億元。
此外,截至今年6月末,國寶人壽總資產為157.81億元,同比增長了48.08%;投資資產125.09億元,同比增長44.9%。今年上半年累計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為2.18%、1.9%,表現中規中矩。
風險管理上,隨著此前業績逐年滑坡,國寶人壽償付能力曾一度堪憂。在2018年剛成立之時,國寶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位居1810.82%高位,但隨著業務的擴張,對資本消耗不斷加劇,其后幾年時間里,國寶人壽償付能力不斷下行,到了2022年底,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下降至88.41%和110.51%。
而為了扭轉頹勢進行補充資本金,正如前文提及到的,國寶人壽在去年3月份實施了首次股東增資,將注冊資金本從由15億元增至19.8億元。
增資“回血”下,國寶人壽償付能力才開始慢慢得到了回升。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 140.13%,比上季度提升 3.72 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 174.6%,較上季度上升12.39個百分點,最近兩個季度(2023Q4及2024Q1)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BB類。
總的來說,國寶人壽在基于區域國企大股東持續增持下,能夠有效借助于“川”字招牌的賦能,與股東、兄弟公司之間形成緊密的業務協同,從而在投資合作、金融服務等方面,可以進一步深挖合作潛力、促進優勢互補。從上半年可圈可點的經營情況來看,國寶人壽正是憑借著這些優勢,在慢慢改善經營業績端,以期盡快走上穩定盈利道路。
只不過,個別股東出現較為嚴重股權被質押或凍結的行為,可能會繼續影響公司股權穩定性,對未來經營業績穩健發展徒增一定壓力,需要國寶人壽重點關注。